当天百丈禅师便又恢复了工作和吃饭,
在用晚膳的时候,
百丈禅师盯着他的门徒们,
突然站起来痛斥道:
「一天不工作,一天不吃饭!」
五月,参与了心淳法师和陈玉峰教授联合发起的「捐地造林,建立自然道场」活动。我和心淳法师素无因缘,不,这样说也许并不正确,我和法师应该是有着「宿世因缘」才会在同一理念之下碰面,并协力去成就一件美事吧?
心淳法师是一位和蔼可亲,看似极其「平凡」的人,但一般说来,世界上所有「不平凡」的事,大都是由「平凡」的人完成的。
就算佛陀也是「平凡」的人吧,他述说的「佛法」其实大都是「平凡的法」,只是人的「头脑」阻碍了我们,也「复杂」了我们。
有一则故事,也许可以让我们对何谓「单纯」有更深入的了解:
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是个笃信佛法的文人,平曰勤于研读佛教经典,有一次,他慕名去拜访盛名一时的鸟窠禅师,白居易开门见山就问鸟窠禅师:「何谓三藏十二部,九千卷经文的宗要?」鸟窠禅师答曰:「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。」白居易闻言,心中起了轻慢之心,回之:「这道理三岁孩童都晓得!」鸟窠禅师霍然站起,以雷霆之声一字一句告诉白居易:「三岁孩童虽晓得,八十老翁行不得!」白居易剎那之间茅塞顿开。
「晓得」、「明白」和「行动」之间,有一段很大的距离,是的,佛法的「纯粹」之力是显示在「行动」之上的,它并不奠基在你念了多少的经书;「明白」佛法固然重要,去身体力行「它」恐怕更重要。
「惜生」、「护生」这是每一个修研佛法的人都明白的道理,但有几个人可以像心淳法师那般,拒绝盖大庙,而把土地「布施」出来,供作自然造林,成为「自然道场」,让众生得到庇护,鸟儿自在筑巢,虫儿自在生存欢唱,风自在吹拂,阳光自在照耀,而身处其中的人,得以享受到佛法如行云流水的自由呢?
「行动」本身就是「佛法」,从另一个角度看,「行动」还是最动人的「美学」!中国伟大的禅师百丈,一直到八十岁还和他的门徒一起劳动,种花、种菜、整地,辛劳得不得了。
门徒们不忍心看到年老的百丈禅师如此辛苦,便把他的工具偷偷藏起来。
从工具被藏起来无法工作的那天开始,百丈禅师便开始跟随着拒绝吃饭,一天,两天,三天……,门徒们惊慌了,聚议说:「我们还是把工具摆回去吧,可别闹出人命才好!」
当天,百丈禅师便又恢复了工作和吃饭,在用晚膳的时候,百丈禅师盯着他的门徒们,突然站起来痛斥道:「一天不工作,一天不吃饭!」
谁说「佛法」是「消极」的东西呢?百丈禅师的「禅」是「一刻也不停滞」的禅!
中国的「生态保护运动」面对的最大瓶颈,其实从开始就是如此,它最大的敌人绝不只是资本家的贪婪和执政者的无能,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「不行动」!
据说,很多南方的「生态保护运动」,是在咖啡馆里光用嘴巴「谈」的,谈完之后发发新闻稿,明天再来「谈」,十年前在咖啡厅「谈」,十年后,那「行动」还跨不出咖啡馆的门槛。
真希望那只是「风声」罢了!相对起来,中国的绿色运动似乎比较踏实得多吧?我们确信「理论」要在「行动」中慢慢体悟、建立!
直到今曰,每当我自觉得慵懒,或者因为运动受到挫折,而使得自己灰心丧志,逐渐失去「行动能力」的时候,我就会在冥然之中看到八十岁的百丈老禅师,圆瞪着眼,站在我面前,暴喝一声:
「一日不工作,一日不吃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