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惊蛰始 春耕起”长安图书馆举办惊蛰节气故事会
3月3日,由长安镇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,长安镇图书馆承办的“惊蛰始 春耕起”亲子故事会在镇图书馆一楼儿童阅览中心举行。 故事会当天半夜惊雷,春雨如期而至,参加故事会的大小朋友们依然踏着风雨,准时赶到故事会现场,聆听我们精彩的故事。 本次故事会的主题是“惊蛰始 春耕起”,故事会一开始,主持人就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二十四节气歌,并重点介绍了惊蛰这个节气。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,在公历3月5-6日之间。此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“蛰”,而“惊蛰”即是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。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。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,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。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主持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,让小朋友们加深对农民耕种的理解,知道耕种稻谷与收割稻谷的时间,特别是“惊蛰”这个节气的由来,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节气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,让他们能够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。 主持人还通过共读绘本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小孩子们加深理解。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一首古诗把现场读者带入了这个美妙的绘本故事中。它的美不仅仅是画面美,而且它承载的内容丰富,让我们由衷感受到生命之美、自然之美,给现场观众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农耕文化课。也许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感受过泥土的芬香,也不了解一粒种子如何长成一颗颗的谷穗。但是通过这个故事,相信每个孩子都知道饭粒中浸透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,每一粒种子都如此神奇。主持人将稻穗分给了现场的孩子们,孩子们心中平添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崇尚。 整场故事会生动有趣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春耕的文化,还体会到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,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,使他们增强了劳动意识、生态文明意识和感恩意识。长安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积极倡导全民读书的风气,今后继续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精彩有趣的活动。






|
来源:
阅读:687 次
日期:2019-3-6
|
【 推荐 】
【 打印 】
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|
|